1.油价下调,油价何时下降?

2.2011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了调整,一度创下历史高价。以北京地区为例,93号汽油涨至每升7.45元,号汽

3.不知道北京石油好不好

4.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北京历史油价一览最新_北京油价历史价格查询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2022年的市场“涨”声一片。

近日油价又涨了,这已经是今年第5次上涨了,并创下了近9年来的最大涨幅纪录

关于油价的上涨,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一度逼近了140美元/桶的大关,虽然随后出现了回落,但是短期来看,原油市场的供给紧张以及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短期内油价大概率仍会高位震荡。

除了油价连涨外,还有一些产品的价格也悄悄上涨了。

首先涨幅比较明显的就是食用油。

事实上,食用油的上涨延续了2021年全年。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统计,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在内的多种植物油的价格在2021年同比上涨了65.8%,跑赢了原油50%的涨幅。

到了2022年,仍然上涨不断。

例如,自俄乌冲突发生后,北京新发地的豆油价格从240元/箱(4桶5升)涨到了270元,而河南郑州批发市场,2月底时20升的大豆油还是190元/桶,而到现在已经涨到了220元-225元/桶。

食用油的上涨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

短期因素就是俄乌冲突引发的市场动荡。

数据显示,俄乌两国葵花籽油的产量合计占到了全球产量的近60%,而出口则占到全球的78%。

虽然菜籽油并不是主流的食用油产品,但是冲突爆发后,原油价格上涨,两国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出口受阻,于是国际市场转向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从而使得这两种产品需求大增。

说到大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三大主粮供给十分充足,但是大豆是一个短板,我们的大豆对外依赖度很高,近5年的平均依赖值都在85%以上。

另一方面,受之前疫情等影响,国际大豆的价格已然飙升,使得我们进口大豆的成本不断增加,因此也推高了豆油的价格。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煎炒烹炸样样俱全,日用油的消费也有明显上涨。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从1996年的不足8公斤,到2014年时已上涨为24公斤,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成本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自然推升价格不断上涨。

其次,是饲料价格频频上涨。

玉米和大豆一直被称作是“饲料双王”,而今年以来,这“双王”的涨幅都不低。

而原本小麦去年在饲用替代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今年的小麦价格频频上涨,已然超过了玉米。

所以整体来说,饲料成本被大幅推升。

虽然猪价频频下跌,但是产能却仍然高企,这也意味着对饲料的需求有着庞大的基础。

再加上俄乌冲突对全球大豆市场的扰乱,以及南美洲严重的干旱使得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多个大豆主产国纷纷减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豆粕价格创下10年来的新高。

并且从目前来看,4月之前国内的供给依旧偏紧,豆粕的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而在原料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饲料价格仍然有上涨的空间。

第三是面粉也悄悄上涨了。

近期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以25公斤的面粉为例,其价格也从之前的85元上涨到了100元以上。

而面粉价格的上涨主要和小麦的上涨有关。

今年以来,小麦价格可谓是一飞冲天,不仅突破了1.6元/斤的大关,甚至一度逼近了1.7元/斤,这在小麦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而小麦价格的上涨也受多重因素影响:

一是去年黄淮地区遭遇了强降雨天气,使得小麦冬播出现延迟,并且部分地区的小麦长势偏弱。

而去年小麦在饲料替代领域已经消耗了不少库存,因此市场普遍对今年的小麦看涨情绪较高。

二是受通胀以及化肥等价格上涨的影响,种植成本明显增加,也导致整个粮价的底部有所抬升。

三是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市场看涨情绪进一步升高。

随着小麦价格的走高,终端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不过鉴于小麦是口粮,在国家稳定的调控政策下,其上涨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地缘政治冲突只是一个突发的因素,但其影响却比较深远,尤其是它可能会改变全球粮食的供给格局。

除了俄乌冲突外,原本就高企的通胀一直挥之不去,在此影响下,农产品价格难免出现波动。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油价下调,油价何时下降?

今年的小麦、玉米价格明显走高,特别是小麦已陆续上市,湖北开秤价高达1.42-1.45元每斤,这一价格远超往年小麦最高价,农民预计也能迎来可观的收益。

但实际上,很多农民为此抱怨,油价已迎来了明显走高,尿素价格再涨,种地成本加大,相比往年并没有增收多少。

对此,国家如今也已开始出手,我们一起看看。

01、油价预计涨220元

今年已迎来了油价8次调整,而下周一将进入“第9轮”调整期。

而在此前8次调整中,油价“7涨1跌”,其中第6次调整时价格有所走跌,不过4月底又再次上涨,但4月总体仍下跌超300元/吨。

而5月份开始,油价再次迎来上涨期,预计第9次上调后,油价或将涨220元/吨,也就是0.17元/升到0.19元/升,预计加满一箱92号汽油需要多花上9元钱。

油价调整时间为:2022年5月16日24时。

当然,油价之所以上调,说到底是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14日时纽约每桶为110.49美元,上调4.36美元,,涨幅为4.11%;伦敦布伦特原油每桶为111.55美元,涨了4.1美元,涨幅为3.82%。

美国汽油已涨破历史新高,进而使得全球均受影响,我国也不例外。

从目前油价来看,今年汽油累计涨了1645元每吨,柴油累计涨了1585元每吨,这使得人们出行、农耕负担增多。

就农民而言,柴油报价去年长期处在4-5元每升,但如今已涨至8元/升左右,这使得农机运输、耕作成本均迎来走高,不少农民为之抱怨。

02、尿素再涨

对于农民来说,化肥是农业生产的基石,唯有施用足够的化肥,才能保证庄稼更好的生长。

而如今春耕已扫尾,但农肥价格依旧没有回落,这让很多农民忧愁不已。

他们本想着提前购买农肥,等待6月初小麦收割后,及时将肥料撒下去,如此就可减轻一部分成本。

从今天的尿素价格来看,山东一带出厂价为3190-3210元/吨;河南为3230-3300元/吨;河北涨了20元,报价为3200-3250元/吨;安徽涨了20元,报价为3250-3330元/吨;湖北涨了10元,报价为3320元/吨;陕西涨了20元,报价为3100-3260元/吨;辽宁涨了30元,报价为3260元/吨;广西、广东涨了40元,报价为3440-3460元/吨。

春节前期,尿素报价为2400-2500元/吨,但如今已普遍涨至3200-3400元/吨,涨幅达900元左右。

尿素之所以走高,说到底是市场需求偏高,但供应偏紧,且受国际影响大,使得尿素报价持续上涨。

而随着出厂价走高,尿素的市场零售价也跟着上涨,北京、湖北地区一袋为163元,河北为153元一袋,江浙为163元-167元一袋,山东为155元一袋,两湖为161-163元一袋,广东为174元一袋,四川、广西为167元一袋。

往年尿素价格为90-100元一袋,但如今却已疯涨60元/袋,可见其涨幅之大。

这对农民而言自然是一大利空,耕地成本将涨至80-100元/亩。

除了尿素外,磷肥价格涨幅也十分明显,磷酸一铵报价为4200-4600元每吨;磷酸二胺报价为3900-4200元每吨。

其实,我国磷肥自给充足且有结余,只是国内外价差高达3000元每吨,出口利润偏高,因而不少肥企积极出口,支撑了国内磷肥价格。

当然,磷肥原料价格的走高,也是其行情上涨的主因。

其中,硫磺价格从3月初的2200元涨至4000元每吨;磷矿石价格也涨了100元,其报价为800元每吨。

03、1个好消息:官方出手!

众所周知,我国肥料基本可自给自足,如尿素企业开工率为76,75%,日产量达16.44万吨,足以满足市场供应,更何况如今春肥供应已扫尾,按理说尿素价格应该回落才对,但不少企业为了获得高利润,迟迟不肯下调报价。

磷肥也是如此,如今磷酸二铵零售价基本在200元一袋左右,这一价格显然让农民不能接受。

而磷肥走高,主因是出口利润尚好,企业积极出口,结果使得国内市场供应偏紧,刺激价格走高。

可见,肥料价格本应该能够下降,但因企业的主观因素所致,使得行情持续走高,农民种地成本偏大,利润偏低。

对此,国家也开始出手,国家市监总局发布《关于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将重点打击哄抬物价者,且限制化肥出口,优先保证本国市场供应。

相信随着《意见》的出台,那些趁机囤肥者将寝食难安,而接下来肥料预计也会走跌,大家咋看?

2011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了调整,一度创下历史高价。以北京地区为例,93号汽油涨至每升7.45元,号汽

目前进行的今年第9次油价调整,虽然今早收盘国际油价大跌6%,不过油价预期涨幅仅减少5元,截至第6个工作日的统计,预计油价上涨225元/吨,折合升价上调0.16元/升~0.20元/升。<br>2022年4月28日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本轮油价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05元和200元,对应油价上涨0.16元/升左右。对应全国最新油价平均值参考:92号汽油:8.42元/升;95号汽油:8.91元/升;98号汽油:9.93元/升;0号柴油:8.11元/升。

不知道北京石油好不好

C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7.45元和7.93元是汽油的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是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A交房租,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B买了一件上衣是实实在在的交易行为,需要现实中的货币,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充当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这里的360元是上衣的标价,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D一次性付款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故该题选C。

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目前国内正规的石油就几家。首选是北京石油。北京石油是国内做的最大和最正规的石油。北油所的股东为北京国资委,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中化等大型国有企业。

北油所原油投资的优势:

1.多空双向操作,获利机会多。

2.波动大, 24小时交易T+0可随时灵活买卖。

3.保证金交易,以小博大,4%保证金。

4.全球市场成交量大,不容易被操控。

5.可设置止损止盈。

6.可锁定油价。

7.可享受加油补贴,每升2-6毛钱优惠。

具体操作就跟股票和期货类似,开通账户后在电子盘上看K线图交易。

2020年4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将重新开启,受原油产量以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此次成品油窗口期的价格或将继续保持该点位不变。

一个月前,沙特与欧佩克组织等协商未果,决议大幅度调低原油价格并提升整体产量。此等“断腕”之举,让国际原油价格跌的比矿泉水都低,而国内的油价也随着世界油价走势创下了近几年成品油新低。以北京为例,截止4月14日92号汽油价格普遍在5.5元。

沙特作为这次原油战役的主导者,虽然在当初决议“开战”时有点意气用事,但是冲动过后还是要理性的臣服于市场浪潮。在西方复活节的当天(北京时间4月12日),欧佩克与其石油生产盟友正式达成历史性协议,按照协议规定,23个国家承诺向全球市场总计减产0万桶/日的石油供应量,占到原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至此,国际原油价格战正式画上句号。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有点坐不住,我管你什么原油战争,我只关心国内汽油涨不涨价。

在欧佩克会议上,各国经过多次探讨达成减产协议,今年5月至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0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这也是欧佩克机制成立以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这个协议达成后,国际整体油价有了阶段性涨幅,但却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截至目前,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未超过40美元/桶这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地板价”。这个价格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继续搁浅,加油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什么是地板价?

中国作为石油进口消费大国,油价的稳定性关乎着整体市场经济运营的平稳。石油作为大宗消费之父,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

从3月以来,国际油价处于非常不平稳的阶段,波动较大,致使国际经济层面上出现了诸多“恶果”。

早些年,国家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市场现象,对油价设置了“地板价”和“天花板价”,设置“天花板价”,能维护车主和消费者利益,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避免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过大;设置“地板价”,有利于维持石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市场供应。当触发“地板价”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作为风险准备金,上缴国库,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

国家发改委还对石油“地板价”40美元/桶做过解释:“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结语:从年初至今,中国成品油价格出现了“三跌三搁浅”的尴尬局面,从百姓用车的层面看这是个利好消息。目前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依旧处于40美元/桶下方,并未达到国内市场的“地板价”,因此可试推测出4月15日24时这次油价窗口或将仍处于5元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