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号柴油指标_0号柴油指标参数标准
1.国标0号柴油分哪几种?密度分别是多少?
2.0号柴油和国五柴油的区别
3.最新的0号柴油的国家标准
1、0#车用柴油GB19147硫含量不大于0.035%
0#普通柴油GB252硫含量不大于0.2%
2、m/n是质量百分浓度(质量分数)的单位。
扩展资料:
0号柴油是柴油机的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用做转速不低于960r/min的压燃式高速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也可用做各种柴油燃烧器的燃料。
国标0号柴油分哪几种?密度分别是多少?
原来的老的国标柴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国二柴油的。
国二柴油和国三柴油的差别主要是硫含量不同,是为了环保要求而应运而生的。比较如下
0#国标柴油与国Ⅲ柴油的对比
主要性能指标差异:
品名 硫含量 十六烷值
0#国标 0.2% 45
国Ⅲ柴油 0.035% 51
由以上可以看到,国Ⅲ柴油相对于0#柴油在硫含量的降低以及十六烷值的提高。
硫含量的降低——0#国标柴油中的硫含量由不大于0.2%降低到不大于0.05%,使用国Ⅲ柴油可以减少50%左右的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具有明显有环境效益。硫含量的可以减少对发动力的腐蚀和伤害,可以减少发动机沉积物的生成量,使发动机更清洁,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十六烷值的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越高,着火延迟期越短,点火质量越好;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一般随柴油十六烷的增加而下降,十六烷值不足,着火延迟期缩短,点火质量差,预混合燃烧量过多,运转粗暴,噪声加大,黑烟和NO排放增加。增加柴油的十六烷值,能有效地降低发动机尾气颗粒PM、CO和NO的排放。
机动车国Ⅲ标准与国Ⅱ标准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严了污染物排放限值,平均污染物排放量削减50%以上;
二、是改变了部分试验规程;
三、是增加了-7℃低温冷起动试验要求和双怠速试验内容;
四、是增加了ObD系统及其功能的要求;
五、是增加了在用车符合性检查及其判定规程;
六、是对试验用燃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使用油品。现在推行的国Ⅲ柴油主要的目的和方向是降低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虽然说国家提供的实验数据表明国Ⅲ柴油在能耗方面比原有的国标柴油有优势,但此结论是建立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使用与之匹配的“国Ⅲ柴油机组”。
如果我们在原有的发动机(包括汽车以及发电机的作功部件)上使用,由于“不匹配”的原因可能造成消耗增加,输出功率减少的情况。但是对环保而言则是大大的有利。
所以我们现在都有体会,尤其是私家车主,明显会感觉到现在有油品消耗量要比以往大些,同时感觉车子不如以前“够力”。
当然,选择更加环保的燃料是以后社会的总的趋势,相信我们的硬件环境(包括车子的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组)的优化改良也会随着国Ⅲ柴油的推广而取得进步的。
0号柴油和国五柴油的区别
国标0号柴油规格/牌号: 国标柴油详细说明: 类别 轻柴油凝点 0(℃)十六烷值 47运动粘度 3~8(cst)灰分 0.01(%)硫 0.2(%)闪点 57(℃)水分 0(%)密度 0.845(g/cm3)色泽 金黄透明(号)
最新的0号柴油的国家标准
1、含硫量。国五柴油硫含量下降80%(从不大于50ppm 下降为不大于10ppm),十六烷值提升4.1%(从49提升到51)。新标准轻型车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降低25%,重型车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降低43%。
2、 密度。国标0号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20~0.855不同型号的密度不同常用如:0#柴油0.84密度公斤/升、+10#柴油0.85密度公斤/升、+20#柴油0.87密度公斤/升、-10#柴油0.84密度公斤/升。柴油密度以0.84计算,这样一吨柴油大约折合1190公升。
3、稳定性。温度在4℃以上时选用0#柴油;温度在4℃---- -5℃时选用-10#柴油;温度在-5℃---- -14℃时选用-20#柴油;温度在-14℃---- -29℃时选用-35#柴油;选用柴油的牌号如果高于上述温度,发动机中的燃油系统就可能结蜡,堵塞油路,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扩展资料:
0号柴油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呈金**、密度在0.830-0.840之间、气味较淡无明显刺激味,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
国五车用柴油国家标准,规定每千克柴油硫含量不超过10mg。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加注柴油尾气处理液以降低尾气当中有害成分的排放。而用尾气处理液后,能减少柴油车尾气中90%的氮氧化物(NO X)和80%颗粒物(PM)。
百度百科—柴油
(1)十六烷值不小于(发热量) 45 GB/T386 (2)馏程 GB/T6536 50%馏出温度 oC 不高于 300 90%馏出温度 oC 不高于 355 95%馏出温度 oC 不高于 365 (3)运动粘度 (20 oC) mm2/S 3.0—8.0 GB/T265 (4)10%蒸余物残炭,% 不大于 0.3 GB/T268 (5)灰分 % 不大于 0.01 GB/T508 (6)硫含量 % 不大于 0.2 GB/T380 (7)机械杂质 无 GB/T511 (8)水份 % 不大于 痕迹 GB/T260 (9)闪点(闭口) oC 不低于 65 GB/T261 (10)铜片腐蚀(50 oC 3h)级不大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