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最新消息12月31日_油价调整时间确定在12月1日
1.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机制拟定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2022年眼看着就要进入到12月份。
随着今年即将进入尾声阶段,很多种养殖户们非常关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在今年受到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迎来了大幅涨价。
那么在12月份一路高涨的油价能否迎来下跌?国家针对粮价、猪价又有哪些具体的调控要求?牛羊鸡蛋价在12月份能否还会继续保持上涨走势?这些跟咱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油价调整的最新趋势,也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有所了解,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油价下跌开始了!12月份:汽、柴油价格将大幅回落!
老道说:今年四季度开始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呈现焦灼状态。
尤其是受到国际原油价格连番震荡的影响,一路高涨的汽柴油价格在这几天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根据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最新消息来看,纽约原油期货价现在已经再次呈现持续下跌,报收于每桶76.28美元,跌幅为2.13%。
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也迎来了下跌,报收每桶83.63美元,跌幅在2%。
受到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影响,预计在12月5日展开的新一轮油价调整当中,国内汽柴油价格也将迎来下降。
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跌幅将维持在400元每吨左右。
相信随着汽柴油价格的下跌,也将进一步改善高居不下的物流运输成本,对粮价、猪价、牛羊鸡蛋价释放一系列的利好。
12月1日起:粮价、猪价突变!牛羊、鸡蛋价即将上涨?
老道说:接下来咱们继续收藏一下国内重点农产品价格走势形势。
随着12月份的正式开始,粮价猪价总体行情还将迎来新的变化。
对于我们广大的种养殖户来讲,大家也将面临新一轮的心态考验。
政策层面,针对国内重点农产品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在保供稳价措施的要求之下,粮价猪价也将迎来新的行情格局。
咱们先来收藏一下粮价、猪价的走势变化!
变化1:在11月底,国内生猪价格虽然迎来了大范围的上涨利好,但是从基层猪价的上涨幅度来看,总体涨幅非常有限。
而且这一次的猪价上涨并不能代表着在12月份国内猪价就能够一路高歌猛进。
根据国家政策调控要求,生猪价格必须要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当中。
而且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地方级储备肉投放操作。
这一轮的储备肉投放将直接影响元旦、春节的市场形势。
再结合目前口罩的出现,导致基层肉类消费呈现低迷状态,养殖端的抛售卖猪动作也会进一步影响后期猪价走势。
所以在12月份,哪怕处在消费旺季,国内猪价还有很大概率迎来震荡下跌。
变化2:在11月下旬,基层玉米、大豆价格可谓是迎来连番上涨。
在粮价迎来持续攀高的过程中,种地农民的售粮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惜售情绪变得越发浓厚,加工企业们也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收粮压力。
不过老道认为,如果在12月份粮食价格还是居高不下,国家很有可能会通过储备粮拍卖的方式来推进粮价重回合理区间。
希望大家能够趁着目前粮价保持高位水平,结合自身的储粮情况,有序销售卖粮。
透过以上两个新变化来看,也为我们充分说明,粮价、猪价在12月份要想迎来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算大。
在这里老道建议大家千万不要盲目地赌行情、赌市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销售才是关键。
除了关于粮价、猪价的走势趋势之外,牛羊鸡蛋价格在12月份迎来上涨的空间客观存在,无论从肉类消费利好的惯性规律,还是从目前牛、羊、鸡蛋上市规模,都为我们预示着,在12月份牛、羊、鸡蛋价格都能迎来涨价利好。
不过我们还是要把公共卫生等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到市场行情趋势的考虑范围当中。
对于我们广大的养殖户们来讲,在今年的12月份,虽然市场的利好存在,但大家也不要过度期待。
控制好自身的饲养成本,结合实际情况,择机销售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里老道恳请所有的农民兄弟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再看,一起为国家的粮价、猪价、汽柴油价、牛、羊、鸡蛋价等系列调控政策点个赞。
(仅供参考)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机制拟定
截至8月,目前10个工作日的统计时间为6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0.14%。预计油价上调6元/吨,仍低于油价上调44元/吨的标准。
油价调整时间表以院发布的节日时间表为基础,成品油调整期为1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10个工作日之后油价调整窗口将开启一次,工作日不包括周六、周日和法定节日。如有错误,请参考国家通知。
油价调整时间表
1月油价调整时间:1月14日24时
2月油价调整时间:2月4日24时,2月18日24时。
3月油价调整时间:3月3日24时、3月17日24时、3月31日24时。
4月油价调整时间:4月15日24时,4月29日24时。
5月油价调整时间:5月18日24时。
6月油价调整时间:6月1日24时,6月15日24时。
7月油价调整时间:7月1日24时、7月15日24时、7月29日24时。
8月油价调整时间:8月12日24时,8月26日24时。
9月油价调整时间:9月9日24时,9月23日24时。
10月油价调整时间:10月15日24时,10月29日24时。
11月油价调整时间:11月12日24时,11月26日24时。
12月油价调整时间:12月10日24时、12月24日24时
百万购车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定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
新方案提出把2006年确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规定的“当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高于5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提高到80美元。
这一改革方案的推出目前有两种时间表可供选择:一是2008年年底前,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和燃油税费改革一起启动,最早启动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二是年底前先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降低成品油价格,于2009年1月1日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即开征燃油消费税。具体如何“拍板”,正在等待院高层和相关部门的最后决策。 早在2006年,国家就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并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指导价,零售基准价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允许企业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8%确定具体零售价格。
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再“盯住”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而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再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确定价格。但此方案一直未见官方公开表述。
最新调整的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这一政策思路意味着,未来成品油经营企业将获得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同时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将加快,次数将增多。
实质上,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实践中,一直面临着尴尬局面。因为成品油供应体系存在着两个主体,一是民营企业,二是中石油、中石化。后者在价格管控下,不能随意调整价格,而前者在供求变化和后者价格管控中,获取了利润空间。
“现在民营销售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当大。”石化专家、北京异构石油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薇对记者分析,目前国内成品油价偏高的情况下,民营加油站一吨能赚2000元左右。
如2008年11月从国外进口的原油约50美元/桶,而国内成品油是按照90美元/桶的价格出售,折合成人民币大概6000多元/吨,而地方炼油厂出厂的成品油价格4000多元/吨。按照2008年规定零售价格上下只能浮动8%,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最多只能降价8%。而民营加油站可以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渠道降价,从中赚得丰厚利润。
“用最高限价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选择。”上述专家称,实行最高限价,意味着加油站售油,只要不超过最高限价,多低的价格国家不管。
对此,调整方案也给出了相应信息,即提出,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流通环节费用变化等情况适当调整流通环节差价水平。
“只要不突破最高限价,市场稳定,民众没有意见就可以了,企业出售油价低多少不用操心的。”陈薇称,如果有了最高限价,加油站的利润空间将得到有效限制,不会有更大的暴利收益。
据悉,除了调整零售价格标准,成品油价格机制仍遵循2006年石油价格改革方案,即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机制。
虽然这种间接接轨的机制不变,但据了解,政策层面未来可能在调控区间上进行适当调整。
按2008年11月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看,价格部门核算出的零售基准价会被折合成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纽约商品交易的低硫轻质原油的一种,是美国石油工业的基准原油,已成为世界各地原油产品的重要定价基准之一)价格,当这个折合价格介于18-50美元每桶之间时,国内成品油价将与国际油价同步调整;但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国内成品油价将分别按照另外一套方法进行不等比例的调整。
具体核算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按2004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左右),来确定成品油价格。其中,18~50美元之间按照上述公式计算,50美元以上开始扣减加工环节利润,每上涨1美元扣减1%的利润率,到55美元减为零,55~65美元为零利润。
据悉,调整中的方案还提出,拟将50美元这个临界点调高到80美元。
成品油价格调整涉及面广,利益调整复杂,为此,相关配套措施也是调整方案的重要部分。
据悉,如果按上述机制调整,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相关行业价格联动、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以及石油涨价收入财政调节等四个配套机制都将发挥“配合”作用。 尽管从上述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中,看出了更多的市场灵活性,但该调整思路仍属于局部性调整,市场化改革方向还是长期目标。
“中国成品油形成机制改革走的是渐进性道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牛犁对记者分析,虽然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改革路径仍是循序渐进式的。
和牛犁持相同观点的专家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和市场条件下,不能完全放开能源价格包括成品油价格。
“一方面,国家没有石油储备;另一方面,税收比例太小。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调控价格。”陈薇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可能会失控。
除此之外,在现有石油管理的垄断体制下,放开价格管制,将可能出现垄断企业联手抬价。这也是学者们担心的问题。
因此,能源价格改革尤其是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最重要的前提是,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竞争条件,有足够的市场主体,才能产生合理的竞争价格。
“在没有放开市场主体管制情况下,只调整零售价格基准,是否会导致挤压现有民营企业竞争空间?”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在2008年价格机制下,民营经营企业还有较大的盈利空间,如果中石化和中石油企业能够在“最高零售价”下自主选择降价空间,势必会对民营销售企业产生竞争压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