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哪里可以找到70年代至今的国际原油价格表

2013年油价变动表_2013年的汽油价格

吨是质量标准,而升是体积标准。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没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

90号汽油 1吨=1389~1408升

93号汽油 1吨=1351~1389升

号汽油 1吨=1315~1351升

1998年-2008年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1998年-2008年 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单位:元/升)  调价次数 调价日期 油价(元) 变动幅度(元) 变动幅度(%)  1 1998年6月1日 2.32 ----  2 1999年11月5日 2.38 0.06 2.59%  3 2000年2月20日 2.47 0.09 3.78%  4 2000年5月5日 2.67 0.20 8.10%  5 2000年6月5日 2.92 0.25 9.36%  6 2000年7月14日 3.06 0.14 4.79%  7 2000年8月17日 3.19 0.13 4.25%  8 2000年9月19日 3.28 0.09 2.82%  9 2000年10月20日 3.13 -0.15 -4.57%  10 2000年11月17日 3.08 -0.05 -1.60%  11 2000年12月20日 3.06 -0.02 -0.65%  12 2001年1月13日 2.96 -0.10 -3.27%  13 2001年2月5日 2.82 -0.14 -4.73%  14 2001年3月6日 3.00 0.18 6.38%  15 2001年4月8日 3.02 0.02 0.67%  16 2001年5月14日 3.10 0.08 2.65%  17 2001年6月5日 3.24 0.14 4.52%  18 2001年7月4日 2.80 -0.44 -13.58%  19 2001年8月12日 2.61 -0.19 -6.79%  20 2001年10月17日 2.91 0.30 11.49%  21 2001年11月24日 2.40 -0.51 -17.53%  22 2002年3月4日 2.50 0.10 4.17%  23 2002年4月4日 2.73 0.23 9.20%  24 2002年5月4日 2.94 0.21 7.69%  25 2002年10月1日 3.12 0.18 6.12%  26 2003年2月1日 3.29 0.17 5.45%  27 2003年5月10日 3.03 -0.26 -7.90%  28 2003年7月1日 3.02 -0.01 -0.33%  29 2003年12月6日 3.20 0.18 5.96%  30 2004年3月31日 3.46 0.26 8.12%  31 2004年8月25日 3.66 0.20 5.78%  32 2005年3月23日 3.92 0.26 7.10%  33 2005年5月23日 3.79 -0.13 -3.32%  34 2005年6月25日 3.96 0.17 4.49%  35 2005年7月23日 4.26 0.30 7.58%  36 2006年3月26日 4.65 0.39 9.15%  37 2006年5月24日 5.09 0.44 9.46% 38 2007年1月24日 4.9 -0.19 -3.73%  37 2008年6月20日 6.2 0.86 16.1%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70年代至今的国际原油价格表

2010年4月13日 零时 国家发改委决定上调油价,同天早上7时49分,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

2010年10月25日发改委宣布,10月26日零时起上调油价。

同一天,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

2010年12月22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7.4级地震。

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新西兰发生6.5级地震

2012年3月20日发改委上调油价,墨西哥同天 发生7.8级大地震!!!!

昨天安理会各国一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中国发改委不要如此频繁的上调油价,以维护世界的安全及稳定!

中国也表态:以后绝不轻易使用发改委!

12年原油价格大约为$3.00/桶,但是到了14年,原油价格上涨了四倍之多达到$12.00。中东战争始于13年10月5日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的袭击。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这个原因,一些阿拉伯出口国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禁运。阿拉伯国家削减了500万桶/天的产量。其中100桶由其他国家增加的产量所抵消。削减的400万桶/天的产量一直延续到14年3月,代表了世界产量的7%。

如果还有对石油价格控制权从美国转移到OPEC的怀疑,那么在阿拉伯实施了石油禁运后便彻底消除了。原油价格在短短六个月之间上涨了400%,油价对石油供应的敏感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14年-18年世界原油价格相对变动得比较平缓,价格从$12.21上涨到$13.55/桶。经过通涨调整的原油价格在这段时期保持稳定。

两伊危机:

伊朗和伊拉克危机导致了19-1980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18年11月-19年6月伊朗革命导致了了每天200万-250万桶原油产量的减少。1980年两伊战争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原油生产削减了270万桶/天、伊朗减少了60万桶/天。与这两次相联系,原油价格从18年的$14/桶上涨到1981年的$35/桶。

美国油价控制-失败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在战后的能源政策,这一时期的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小很多。美国对在国内生产的原油实施价格控制以期减轻13-14期间油价上涨的冲击。一个显然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原油比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多支付48美分。而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则减少了相应的收入。

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短期内由13-14原油价格高涨所造成的衰退减轻了。然而,它造成了其他影响。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价格控制,那么国内的勘探和生产会大幅度地提高。并且原油高价将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将会提高单位油耗的英里数,房子和商业建筑会降低对用油的依靠,工业生产将会提高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这样,在19-1980,美国会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由两伊战争引起的原油供应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

OPEC调控原油价格的失败

OPEC很少能够对价格实施有效控制。经常出现某一OPEC成员国违反协议的情况,而协议的基本要求是执行成员国的生产限额。19-1980,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日益高涨的油价在消费者中导致了若干反应:油绝缘装置在新房子中的应用、旧式房子提高了对油的绝缘、许多工业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车提高了单位油耗的英里数。这些因素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对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暂时的,但是当石油价格降低,没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绝缘装置、没有人去替换高利用率的装备,许多对原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设置的$18/桶的目标价格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油价继续保持疲弱。随着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油价曾出现上涨,但是在战争结束后,油价进入了稳定的下降期,直到1994年以通涨调整的油价到达了自13年以来的最低点。

价格循环出现了,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和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从1990-19世界对原油的消费增长了620万桶/天,亚洲几乎增长了30万桶/天,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的恢复。

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OPEC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的低估和忽视而突然停止。19年12月开始,OPEC逐渐把它们的限额从提高250万桶/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万桶/天。亚洲经济出现停滞,1998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自1982年以来首度出现下降。低消费量和OPEC的高产量促使价格呈螺旋型回落。作为回应,4月,OPEC削减了125万桶/天的限额,7月继续削减了133.5万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价格继续回落。OPEC于1999年4月继续削减171.9万桶/天的限额,才使得价格出现回升。